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

寶貝不見

晚上H來到我窩居的小屋,在床上促膝而談,不覺兩小時就過了,我倆差十二歲,雖然同樣來自嘉義教會,但她信主那年十二歲,我已離開嘉義多年,因此我們並不相識,後來認識時,她已三十好幾了,之後她輾轉台南、台北,最後定居在台中,我則土庫、二林再回到嘉義,如今巧妙地卻成了鄰居,得以常常相約在東海的校園散步。

教會的人事物常是她的談話主題,打從信主那天,就一直為神家操心的她說:二十幾年前,有一次,晚間聚會前,看到只來了十幾位,心中真是焦急欲泣,為什麼這麼好的與神相聚機會,大家不來享受呢?我說:我已好久沒這樣感覺了,現在推算起來,大概四十幾年前的事了。

當時我上小學,晚上到嘉義教會聚會完,一定追隨大人們到祈禱室禱告,慢點到,常常搶不到位置,還要等空位,當時禱告半小時的大有人在,然後才心滿意足走路回家。上星期因要路過嘉義教會等人,就進去聚會,剛好聽到趙明洋傳道講如何宣道,其中提到,『像嘉義教會這樣仍然保有祈禱室的教會已是少見了』我想這是我十幾年前就深以為憾的事了,到一個教會想找個安靜的禱告室來禱告,已是相當難的了。

我倆一起回想,當時嘉義教會禱告室的盛況,不勝唏噓。她說:我們教會的寶貝已經不見了,真教會最重要的寶貝就是禱告,用聖靈禱告,在心靈裡講說各樣的奧秘。如今禱告聲減少,大家體貼肉體,幾分鐘就結束,想禱告久一點的,也因為找不到祈禱室而作罷,隨夥喝茶吃點心去。

她一面講,我一面愧疚,我也是退步許多,甚至有時候,時間不夠,不願去教會聚會的原因,竟是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家好好禱告,免得到教會只是感情交流佔了我有限的時間。當然平時就要在家抽空禱告,然而到教會,不就是為了可以更深入的禱告嗎?主耶穌說: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,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。(太21)

禱告減少,恩典就減少。當有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時,說出來的不是神的恩典,取代的是健康食品、器材,哪裡有良醫、好吃的餐廳、便宜的貨品。神的恩典已漸漸流失,仍不自覺,習以為常了。

今日與河南的安息日網路,聚會結束前,看見視訊裡,幾位姊妹說出這星期的主恩,她們習慣在會後自動起來見證;不外是這星期在家中禱告蒙主垂聽的恩典。我常想,這習慣真好,但願他們能一直保持下去,安息日是分享這星期主恩的好日子,每個人多禱告,每個人就多主恩,能歸榮耀與神。

寶貝不見了,如何尋回,趕快尋回,應是每個人的當務之急。

3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禱告是寶貝,雖然有時似乎有一點辛苦,但由經驗體會到這點辛苦,卻有百倍收成(免去百倍辛苦)使我不禁喜歡禱告,還有來生的應許與主同住。願大家時時不忘禱告。

匿名 提到...

禱告室不見了,聖靈裡的禱告不見了,真令人感慨,感同身受。
哀哉!禱告室換取的是美輪美奐的會堂,正如耶穌時代的聖殿,但真理被人的傳統、世俗小學取代;禱告變成形式化,聖靈不能作主,肉體作主,神蹟、異能由科學、機器取代。忠信的見證人被控告褻瀆神的罪名,被一般知道逢迎取巧的人排斥。敬拜聚會變成世俗俱樂部、不是感恩奉獻見證的聖會,而是交誼談天說地的茶樓。何以致之?種種因素使然,其中快速發展,良莠不齊,稗子四起,劣幣驅逐良幣,世俗化行成。造成以西結書中的聖靈漸行漸遠,最後是遠離聖所的局面。如今就是,所以,神的教會變成另一種猶太教的翻版或偽型,變成逼迫神僕人的最佳器皿。真是諷刺,昔日斥責其他教派的俗化,今日變成被改革的對象。這是大體言之,不是每個人都如此,但是獨木難支大廈傾斜的局勢,不走反而危險,基督聖徒小群團體取代猶太教,如是循環不絕。神命定聖徒走十字架的道路,獻身當作活祭,其理在此。只是誰配當此重責大任呢?誰願意撇下一切所有跟從主,作他至死忠心的門徒?少之又少,因為這是條窄門小路,找到的人就必定少。何況這是反世俗傳統大道的生命路,單是想,就令人膽怯不前,因為苦海風波不斷,還是待在小船上吧,不要像那傻子彼得,想要離船,行走海面到主那裡去,因見海浪太大,身子怕得沉下去,呼救主啊救我。何必多此一舉,作個明哲保身的乖寶寶不正好嗎?門徒多是這樣子的,所以想一想要付出的代價多,便躑躅不行了。

良箴 提到...

我也覺得現在在教會裡泡茶喝咖啡的風氣勝於禱告, 依我的經驗是, 禱告需要操練, 但就像現代人一樣, 不愛運動, 直到生病了才注意健康, 我們不要基督徒等到遇到困難時, 才跪下來.

禱告可以從夫妻開始, 二人同心禱告, 主必垂聽; 另禱告可以從小團體開始, 在教會形成一種風氣.

我後來才知道, 其實很多其他教會的白人信徒, 他們常常花很多時間在禱告, 他們可以邊走路邊禱告, 遇病痛時徹夜禱告, 當然神的慈愛和恩典也是隨著他們, 沒有聖靈可以這樣的禱告, 那我們的禱告精神呢? 真叫人汗顏哪!